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多赢策略
实习生 邵玉倩
学一门乐器、看一场电影、赴一次旅行……不少准大一新生心中都有一份暑期“消费清单”。他们出于何种考量制订这份清单?
日前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(wenjuan.com),对1337名准大一新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制订暑期“消费清单”,62.0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是为大学生活作准备。
徐婷婷即将成为北京语言大学的大一新生。她非常喜欢旅行,但因高中课业任务重,几年都没出省游玩,“我早就规划好高考结束出去走走,所以我6月进行了毕业旅行”。为了完成之前的小心愿,她最近还在考虑学习舞蹈,“我一直想学,还能丰富社交技能”。
今年的河北高考生王晓辰考上了一所南方院校。聚餐、购置电子设备、考驾照……他觉得,这是一个“承上启下”的暑假,要用更好的状态迎接大学新生活。“不管是心态、形象还是技能,都想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。”
调查显示,制订暑期“消费清单”,62.0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是为大学生活做好准备,50.5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表示要奖励自己,50.2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是为了完成中学时未完成的小心愿,45.8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希望提升个人形象气质多赢策略,38.7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期待增强自信心和满足感。
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周明霜,已第三年兼任本科生辅导员了。她认为,高中到大学过渡期的暑期消费,有“人生阶段转变”的特点。“准大一新生会赋予这个暑假一些特别的意义,像自我塑造、情感释放、探索尝试等,他们对自己的形象、技能、生活都有一些期待和规划。”
王晓辰在这个暑期的消费,用了一些自己的压岁钱。“我从小到大的压岁钱父母都给我存着,说等我考上大学就由我支配。所以暑假里的开销用了一些我的压岁钱,还有一些是爸妈给的。”
这个暑假,徐婷婷规划了许多事,开支总和不小。“一小部分用的是平时攒的零花钱和现在兼职挣的,大部分是父母给的。”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麦尔旦江·麦麦提考上了首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。他暑期开销的费用全部来自父母,压岁钱则留下准备以后用。在服装、电子产品的品牌选择上,他挺随意,“谁花钱谁说了算,我不会要求父母必须给我买哪些品牌”。
准大一新生这个暑期消费的资金来自哪里?调查中,67.0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是父母家人专门给的,62.8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用的攒的零花钱,46.2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用的暑期兼职所得,39.2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用的压岁钱,25.8%的受访准大一新生用了高考升学红包。
即将进入大学,徐婷婷非常重视“内外兼修”。“我所学的专业比较重视个人形象、精神风貌,当然,也要提升内在修养。我会多关注兴趣培养、健身这两方面,进一步完善自己。”
麦尔旦江·麦麦提想把民族乐器带到大学,“我喜欢音乐,也想在这方面多探索”。
陈茗是湖南益阳的考生,如愿考上了一所“双一流”院校。她希望在大学拓展兴趣爱好,让大学生活张弛有度。
展望大学生活,准大一新生计划在哪些领域消费支出?调查显示,兴趣培养拓展(60.2%)排在首位,其次是社交拓展(53.7%),健康管理(50.1%)排在第三位,其他主要还有:学业精进(46.5%)、形象管理提升(43.8%)、旅行/看世界(25.0%)等。
王晓辰认为,大学的消费重点反映出对未来生活和发展方向的规划,“虽然大家的关注内容有所不同,但都是对未来自我成长的规划,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”。
参与调查的准大一新生中,招生录取批次为本科(含提前批)的占74.0%,为高职(专科)(含提前批)的占22.0%,为特殊类型(如强基计划、少年班等)的占4.0%。男生占44.1%,女生占55.9%。
(应受访者要求,徐婷婷、陈茗、周明霜为化名)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多赢策略
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